581.jpg

如果你有机会去一个音响发烧友家里,你尝试留意一下他家的播放器、功放或者音箱的底部,是不是或多或少的都会加装一些底座,脚座之类的小配件,材质有木头的,也有金属的,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利于这些东西将器材与机柜,或者地面之间作为过渡。甚至会有音响发烧友花大钱去购买针对音响而设计的专用机架、避震配件。或者站在你角度会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发烧友是“烧过头了?”,甚至是“是不是脑袋进水了?”但在发烧友的世界里面,他们认为这么做能改善声音,甚至达到“调音”的目的。

但如果你是一名有经验的音响发烧友,也不妨留意一下音响器材的底部,甚至打开机壳看看内部,或许你都会发现这些器材里面都会有各种减震手段,往往会看到一些产品为了减低振动对声音影响的问题上使用了夸张的设计,可以处理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振动能对声音重播效果产生影响。对于顶级器材,设计师在避震设计上会考虑得更加充分。但对于一些中端级,以及入门级产品因为成本限制,设计上就不可能会考虑到那么充分,到了发烧友手上使用后,他们就会给它们增加一些减震附件来优化声音效果。

曾阅读一本著名音响杂志出版的黑胶专刊,里面有一篇文章标题叫“成也振动,败也振动”,我觉得这个标题起到很好。振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物理现象,我们在家里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因为扬声器的驱动单元在振动。但是振动又会反过来影响音响系统的性能,影响声音播放效果,一方面我们需要振动,但也要抑制振动,这听起来貌似挺矛盾的事情。但事实上所谓的减震,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多余的振动。因此,在减少多余振动的手段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591.jpg

592.jpg

593.jpg

专题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振动从哪里来?

第二:如何隔离振动?

第三:被动式隔离和主动式振动控制

第四:浅谈黑胶唱机和音频光盘播放机的振动隔离

第五:麦克风与颤噪效应

第六:晶体管的出现将颤噪效应大幅度降低,但是否意味着颤噪效应就从此不存在呢?

第七:颤噪效应是可以接受的(不可避免的)

第八:我需要音响避震配件,有哪些选择?

第九:音箱箱体自身的振动

第十:驱动单元的分割振动

//

未完待续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